2017-08-22
文丨馬東 來源丨混沌大學 (ID:dfscx2014)
原標題丨馬東:經(jīng)營《奇葩說》,我對內容經(jīng)濟本質的3個判斷
在未來的30—50年,我認為內容經(jīng)濟這條路是篤定向好的,毫無疑問。——馬東
我印象特別深。2012年年底,在一個咖啡館里,愛奇藝創(chuàng)始人龔宇邀請我到愛奇藝入職。他說,咱們給你起個title吧,你叫“首席內容官”。
那是我第一次聽到我所從事的行業(yè),原來叫“內容”。
在今天,“內容”這個詞,仿佛已經(jīng)界定得很清晰了。
但,我們真的“清晰”嗎?誰能告訴我,在你心中,什么叫“內容”?
內容的本質是什么?內容經(jīng)濟是什么?
結合我們做了四季《奇葩說》的心得,我今天在混沌大學想討論一下內容經(jīng)濟這個話題。
內容的本質:解決人心的焦慮 本節(jié)要點 內容本身沒有邊界。 內容發(fā)自人心,本質是解決焦慮。 消費升級是人心需求的升級,內容行業(yè)注定向好。
“內容”這個事,很可能在5000年前就有了。時代在發(fā)展,技術在不斷地進步,而內容,大約沒有。
我們今天再看山洞里史前的那些人在巖壁上畫的畫,依然那么好看,我們卻畫不出那樣的古樸。在今天,有很多偉大的作家,卻沒有人寫得出《紅樓夢》,也沒有人寫得出李白的詩。
但,這不妨礙我們用另外一種題材、方式,去描述我們所在的這個時代。
所以,內容沒有先進與落后。當內容有力量直擊人心的時候,它就有力量穿越時間,成為人類的共同記憶。
這就是我理解的“內容的本質”。它的作用是什么?它發(fā)自于人心,也解決人內心的焦慮。
內容,是我們感受世界的方法。通過技術手段,我們去探索物理世界。而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,我們往往是通過內容去完成的。
我特別喜歡做喜劇,比如《奇葩說》。我特別喜歡一句話:喜劇是一面鏡子,可以讓人通過它看到自己。
看喜劇的時候,你會哈哈大笑。因為,你看到的是荒誕、無奈、一些因為雙方信息不對稱導致的戲劇效果和沖突。
但最終,好的喜劇會讓你在其中看到自己。
我相信,很多理科出身的同學會在《生活大爆炸》里看到自己。我也相信,你在看趙本山的春晚小品,一定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相似的場景。你在看《奇葩說》的時候,總有一個瞬間,可以在肖驍身上看到自己的內心(當然,也不是所有人)。
今年的《奇葩說》第四季,飛飛是大王在現(xiàn)場說,婚禮其實就是一個廟會。這引起很多人的會心一哂。
我覺得,如果在一陣笑聲之后,你能夠從中看到自己,你也就釋放了自己;或者,你或多或少感受到了,生活當中荒誕與尷尬的自己。
其實,悲劇也是同理。當我們看一個悲劇的時候,我們的悲憫是由內而生的,在它觸動你的那個瞬間,也許就釋放了某種焦慮。
所以,內容是我們尋找自己的路徑。
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,若對應歷史的話,我覺得更多是像唐代。那是一個追求“世功”(累代功績)的時代,唐三彩極其艷麗的撞色,很難說是歸于心境。
今天,我們商業(yè)擴張的目的是什么?也是獲得資源,讓自己的民族生活得更好。
我們未來的下一個時代是什么?也可以對應到歷史——宋代,也就是對文化最友好的時代。
北宋是一個講究心境的時代,所有的東西都歸于平淡:瓷器歸于簡約,顏色歸于含蓄,像今天的日本。為什么很多人愿意去日本旅游,喜歡一些日本產(chǎn)的日用品?這是我們心靈怎樣的投射?
那將是我們的明天。我們經(jīng)歷過世功和喧囂,我們終將歸于平靜,終將因富裕而變得對物質有更高品位的需求。
這,就叫做消費升級。
消費升級不僅是市場行為、經(jīng)濟行為,更多是關乎人的內心需求變化造成的。
我生于1968年。我的童年依然有饑餓、貧乏的記憶。
我們的下一代,并不知道什么是饑饉之憂。他們沒有所謂“貧乏”的概念,所以他們對錢的看法和我們是不同的。我們在整個成長過程中感受的“貧乏感”,在下一代人身上不會有了。
整個社會都在面臨著一個新的變化。
中國人,用30年的時間走完了別人200年的時間。所以,我們的上一世代,其實就是古人。你為什么無法和父母溝通?你跟他有170年的差距,你怎么可能從本質上理解他的焦慮?
你為什么無法和你的孩子溝通?因為你也是古人。因為他和你相差很多代。這個代際關系不是由時間決定的,而是由經(jīng)濟基礎和對經(jīng)濟的感受決定的。
為什么內容行業(yè)特別值得有志于此的創(chuàng)業(yè)者去更多關注?
因為我們的下一個需求就建立在這里。我們的個性化需求,對于內容解決自己焦慮的需求是扎扎實實的市場。
在未來的30—50年,我認為內容經(jīng)濟這條路是篤定向好的,毫無疑問。
頭部內容:摸住時代的暗流 本節(jié)要點 頭部內容的本質在于在最大程度上觸達人心。 內容產(chǎn)品,就是將個人焦慮泛化為大眾焦慮,以內容形式去整合。 好的產(chǎn)品在于將用戶的潛在需求顯性化。
內容的創(chuàng)造,其實就是生發(fā)于創(chuàng)作者個人內心的感受。一個好的作品,標準大概只有一個:能在多大程度上、多大范圍內、在何種時間維度上,觸達更多的人心。
在今天這個時代,每個人都有焦慮。但并不是每個人解決焦慮的方式都是用生產(chǎn)內容去實現(xiàn)。反過來說,也并不是每個人生產(chǎn)的內容都可以解決別人的焦慮。
也因此,才會出現(xiàn)所謂的“頭部內容”、“優(yōu)質內容”。
內容是一個正金字塔。我們把它的底座叫作UGC(用戶原創(chuàng)內容)。這部分內容面臨的難題,往往是難得要領,也就是創(chuàng)作者同理心不夠,移情能力不足,不能觸達更多的人,只是釋放了自己的苦惱而已。
但是,能夠觸達更多人內心焦慮的東西,才是成為頭部內容的種子。
在歸因于一個產(chǎn)品的成就時,我們會說“天時、地利與人和”的匹配。但我們還可以更細致一些。
所謂“天時”,不在于你在哪個時間做了什么。而是在這個時間段里,你尋找到了人們共同關心的,尤其是你主要想打動的這個群體,他們共同關心或者潛在的共同焦慮是什么。
所以,你需要思考的是:你的產(chǎn)品,解決的是人心的什么問題呢?
我舉一個例子。
我們組織了一個公司叫米果文化,以馬薇薇,邱晨,胡漸彪,黃執(zhí)中和周玄毅為創(chuàng)作核心。米果做了一個產(chǎn)品,叫《好好說話》。
我們?yōu)槭裁匆鲞@個產(chǎn)品呢?
因為馬薇薇他們這些人,有長期關于如何說話的積累,關鍵是,他們有方法論。他們將“表達”這個事分成了溝通、說服、談判、演講、辯論五個維度,用這五個層面去與別人溝通關于“說話”這件事。
但這件事什么時候能夠成為一個產(chǎn)品呢?我們要去看,社會是不是有這個需要。
中國有一句老話,敏于行,訥于言。意思是,有什么事就去做,不要說。如果是我這一輩的家長,他們會告訴你,“信口開河”、“巧舌如簧”都不是什么好詞;一個太會說話的人就不是什么好人。
但在今天這個社會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,事態(tài)已經(jīng)完全改變了——表達何其重要。
這是一個重視表達的社會,學會說話是一個大家共同的需求。所以,我們看到,《好好說話》這個產(chǎn)品賣得非常好。我們的付費用戶超過25萬,是我們已知音頻產(chǎn)品當中的第一。
我常常被問到一個問題:一個好的產(chǎn)品,應該是引領客戶的需求,還是迎合客戶的需求?其實在我看來是一回事。
你迎合的,是用戶的什么需求?是表面的需求還是潛在的需求呢?表面的需求未必是真需求,而潛在的需求是說不出來的。
用戶都不知道他所不知道的。他需要你的產(chǎn)品把他的需求顯性化。
如果我們用一條大河作比喻,所謂的潮流文化,它是存在于表面波浪下面的一條暗流。但這條暗流才是決定一條河能夠起多大的波瀾,能夠走向哪里的重要力量。
那條暗流,是人心所向、共同的痛點與焦慮。摸到它,是文化產(chǎn)品生產(chǎn)的核心。